你喜欢音乐吗?当你听到喜欢的音乐时,是什么感觉?是让你想起以往那段难忘的恋情,是让你的心突然从浮躁中沉寂下来,还是让你血脉贲张,浑身充满了力量?音乐总能触碰到人心底最真实的那根弦,你沉寂在音乐当中与万物融为一体,享受那种无目的、无存在、无压力的自然状态,摒弃掉那些浮躁与急功近利,与自己来次真实的面对面。
11月3日晚在艺术楼3335教室,音乐与教育系的尹红红老师在同学们进行了一次情感交流,以聊天形式去启迪、引导同学们如何从音乐中去看待生活。
音乐的精神 尹红红老师在沙龙开头举出了这么一个例子:她这么问过一位音乐系的学生,你喜欢音乐吗?学生回答:喜欢。她反问,那你为什么不好好学习?尹红红老师看来,对于音乐或艺术生,音乐不能够仅仅是一种欣赏,消遣,还是一种未来的谋生手段。如果失去了对音乐的热爱,那份使命感,在学校只当在进行技能学习,未来应付工作,这样的人生会是非常痛苦的.。老师告诫她的学生们,做什么,一定要做自己喜爱的事,因为你的感情找不到方向,选择之时你在迷茫,大量时间就会浪费在纠结里头。
音乐的选择 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音乐,有的学生喜欢中国的通俗音乐,而有的学生喜欢外国音乐,有的人喜欢听邓丽君的,有的人也喜欢戏曲。通俗音乐的优美抒情,欧美音乐的奔放率性,邓丽君的高贵典雅,戏曲的百转千回。音乐跟人类一样同样有着自己的个性,享受生活也如同享受音乐一样,不要太固守于自己喜欢的东西,换个曲风,或许也能改变你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
音乐的态度 懂乐理的人听音乐,不懂乐理的人感受音乐带来的非音乐的联想,或许这就是音乐让人着迷的地方,富有美感的节奏和旋律将种种感情总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唤醒了自我意识,使每一个聆听者在音乐中找到归属,找到宣泄,从而在各种境遇面前都能保持平和的形象。在动态中稳定,在共性中追求个性,这也不符合我国治国之道—中庸、和谐吗?
音乐的修养 一个人在音乐中形成的修养和成熟是极为珍贵的。当今流行乐坛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低俗、浮躁的歌曲,为什么外界对老师,对艺术家的评价褒贬不一,大家在对追求艺术的同时,有没有一个非常认真的态度。音乐是深奥的,它往往与一个人对人生的感悟、对世界的理解、对命运的把握有着某种隐秘的联系。在好音乐的世界里,抛开所有明确的情感,沉浸在无法表达的无限渴望之中,把自我引领到最高、最纯粹的精神世界。
两个小时的沙龙时间,大家聊到的话题远不止上文提及的,大至中外国家的政策方针,小至学生校园生活点滴。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都表示非常喜欢沙龙形式的交流学习,有老师带领讨论方向并进行总结,同学们自由抒发,灵魂得到了沟通,思想得到了解,精神上保持了高度的统一和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