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外国语学院组织商务英语专业学子走进资源县河口瑶族乡猴背村,参与“中国农民丰收节”暨“供销大集”主题活动。此次活动以“跨境电商赋能乡村振兴”为核心,采用“三农主播实战演练+智慧农业观摩研学”双轨模式,推动学生将专业技能转化为助农行动,在实践中深化专业认知、厚植家国情怀。活动由中共资源县委员会、资源县人民政府主办,资源县农业农村局等承办,广西师范大学等协办。

师生们在活动现场
在猴背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学子们化身“新农人主播”,在丰收节主会场临时直播间内精准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他们既突出高山黄金百香果“果香浓郁、酸甜适中”的特性,又融入瑶族打油茶、长鼓舞等非遗文化元素,打造具有民族辨识度的助农IP。2小时直播吸引超千人次观看,直接带动当地合作社当日百香果销售,学子们也在实战中掌握了文化传播、消费者心理洞察等技能。

学子们在直播推介当地特色农产品
直播结束后,师生受邀参观猴背村百香果智慧农业示范基地。在物联网监控室,实时数据监测系统直观呈现智慧滴灌、无人机植保等技术应用;分拣包装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的高效运作颠覆了学子们对传统农业的认知。 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党委副书记邹定琼向师生们详细解读“智慧农业+电商直播”产销模式,启发大家对“数字乡村”“新农人”等时代命题的深度思考,让抽象专业知识转化为可感知的现代农业图景。 “第一次接触真实跨境电商场景,看到直播能帮乡亲增收,成就感远超预期。”参与学子坦言。

资源县河口瑶族乡党委副书记邹定琼与师生们座谈
此次活动是外国语学院深化“外语+”人才培养改革的创新实践,活动全程贯穿“观察-实践-反思”闭环:学子们通过多渠道调研当地自然与人文特色,结合智慧农业观摩成果设计直播内容,在解决真实问题中实现多维成长——从语言技能升级到商业思维,从文化认知深化到社会责任担当。
未来,学院将持续对接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搭建更多“田间课堂”“云端工坊”,引导青年学子以国际化视野讲好中国乡村故事,在服务地方发展中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