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正文

教育与音乐学院举办“壹捌学前,童心向党”18级学前教育专业汇报演出

作者:许莹琳 彭三育时间:2021-07-03点击数:

教育与音乐学院,2018级学前教育专业于202172日在弘善讲堂举行专业课程汇报演出,热烈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有教育与音乐学院院长彭超 、教育与音乐学院党总支书记周杰、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黄小玲、教育与音乐学院副院长江帆、七星区教研员刘喆、叠彩区小红帽幼儿园园长邬艳艳、学前教研室副主任武文斯、舞蹈教研室主任岑小琳以及学前教育专业部分任课老师。

演出开场由彭超院长致辞,院长提到本次专业汇报演出,整合了语言、音乐、表演、舞蹈、器乐演奏、舞台道具制作等课程资源。将以儿童审美教育为出发点,综合呈现舞台艺术,展现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艺术审美教育的特色。随着院长慷慨激昂的的宣布演出正式开始,并预祝各位同学演出成功。

本场专业汇报演出一共有12个节目,其中英语方向主要展现的是英语儿童游戏活动,音乐方向展现的是声势、绘本剧、舞蹈与合唱,美术方向展现的是舞台道具制作与舞台设计。

其中,英文儿歌表演与游戏磨耳朵是幼儿英文教学的有效手段,而歌谣是其主要内容,从儿童心理特征来讲,孩子唱歌时随着旋律的起伏变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满足的同时,会产生兴奋情绪。优美的旋律加上甜美的歌声,配以简单有趣的肢体动作,再加上音乐元素的游戏,满足的同时,得到美的熏陶。因此,英文歌谣是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多个英语儿歌游戏活动带来了精彩的表演,体现出以儿童游戏教育为目的的教学要求。

音乐方向的声势节目《Borboletinha》体现了一种先进而独特的音乐教学法——奥尔夫教学法。在这个声势律动节目中,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如说儿歌、拍手、做游戏等,培养儿童的乐感,尤其是节奏感和听力,使儿童能够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热爱音乐。《漓院回忆》也是通过奥尔夫教学法鼓励儿童的创新精神。音乐活动中有大量机会让孩子即兴创作,创新求异。此节目中,用灯光体现音乐旋律的线条,并且以同学的校园生活为题材,自主创编歌词,采用卡农、三声部等方法创编声势节奏与合唱,展现18级同学们对三年大学生的情感。绘本剧《彩虹色的花》中以绘本故事为基础,重新创作剧本,根据剧情需要,在奥尔夫器乐课程中,将音乐进行创编、配器,在舞蹈课程中演员的体态训练,在美术课程中舞台道具制作,将语言、表演、舞蹈、器乐演奏、舞台道具制作融合一体,把阅读变成艺术的舞台形式。体现出我校学前专业艺术审美教育的特色。同时,中国民族民间舞组合,同学们曼妙的舞姿给我们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民族舞蹈历史悠久,其在幼儿文化教育中的意义尤为重要,抓住幼儿在民族认知的敏感期,传统文化的传承应“从娃娃抓起”。舞蹈《梦娃》通过模仿《梦娃送吉祥》宣传片的主题形象,在舞蹈中为孩子们倡导“国是家,善作魂,勤为本,俭养德,诚立身,孝当先,和为贵”,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最后,一首合唱《匆匆那年》勾起了同学们的校园回忆,从踏入校园的青涩,对于大学生活的向往,时间总是这样,无声无息的流逝着,回首过去,无尽美好。

“壹捌学前,童心向党专”专业课程汇报演出的成功,充分展现出我校学前教育的审美艺术教育特色,得到了各个幼儿园园长及嘉宾的好评。节目中每一支舞蹈变成一声洪钟,每一首歌化作一捧鲜花,激荡着18级学前教育专业的同学们,继续向新的旅程不断迈进。

演出节目单

彭超院长上台致辞

声势节目《漓院回忆》

绘本剧《彩虹色的花》

民族舞组合之《曼珠沙华》

舞蹈《梦娃》

大合唱《匆匆那年》

领导老师、嘉宾及2018级学前教育全体学生合影留念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投诉与建议:电话 0773-3696156    邮箱 glxyjyxy@163.com

版权所有:桂林学院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