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新生更好适应大学生活,提升心理调适能力,缓解入学适应压力,9月16日上午,教育与音乐学院邀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张月老师于弘善讲堂为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了一场题为“适应问题与心理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张月老师首先通过互动拉近与新生的距离,分析新生常见的适应问题,如环境变化、学业压力和人际交往等。针对新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张月老师分析了失落、茫然、怀旧、自负等多种心理状态的成因,并提出了“36个锦囊妙计”,涵盖了从心态调整到生活技能的全方位建议。这些建议包括:把过去归零、正确看待他人言论、学会独立生活、接纳现状、重新认识大学、重视身体健康、珍惜军训机会、做好自我认知与职业规划等。张月老师引用《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指出,仅有36%的国民认为自己心理健康良好,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尤其突出且呈低龄化趋势。她强调,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理疾病,更是一种认知合理、情绪稳定、行为适当、人际和谐、适应变化的良好状态。
随后,她介绍了“现实疗法”的基本理念,强调通过积极行动和自我负责促进问题解决,鼓励学生主动调整心态、制定合理目标。最后,张月老师介绍了学校心理咨询中心的服务与预约方式,以及咨询内容,包括个体咨询、团体辅导、心理测评等。讲座结尾,张月老师以一首音乐“This is me”,鼓励新生积蓄能量,接纳自己,爱自己。
此次讲座不仅为新生解答了入学适应期的心理困惑,更引导他们树立了科学的心理健康观念,提供了实用的心理调适方法和求助渠道,为其顺利开启大学生活、提升心理韧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讲座现场
(一审:任学轲 二审:黄丽娟 三审:周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