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传承劳动美学精神,展现学院教师深耕教育领域的劳动风采,搭建师生深度交流平台,近日,外国语学院成功举办了“以劳育美,薪火相传——听教授讲教育劳动的故事”劳动美学传承访谈活动。活动邀请傅广生教授、赖晓葭教授、李太生教授、李陆桂教授、蒋瑛博士、欧炼芬副教授、陆海峡副教授、陆巧华副教授这几位深耕教育一线的教师担任访谈嘉宾,学院部分师生代表参与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融洽。
访谈中,老师们结合自身教育经历,围绕“教育劳动平衡与创新”“劳动美学价值”“教学与科研融合”等核心话题分享感悟。傅广生教授谈及学院教学管理与课程体系建设时,细致阐述如何平衡“繁琐劳动”与“创新目标”,并提炼出“务实为基、创新为翼”的劳动智慧;赖晓葭教授、陆巧华副教授、欧炼芬副教授聚焦外语教学,分享通过课堂设计让学生感受 “语言学习劳动美”的实践,同时揭秘备课中“反复打磨教案、定制化设计口语训练”等“看不见的劳动”;李太生教授、李陆桂教授则从学术研究与教学结合的角度,讲述“慢劳动”的学术沉淀与“快响应”的教学需求如何相互滋养,以及如何化解职业倦怠、传承教育劳动精神;陆海峡副教授作为自治区级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生动还原推动团队“集体攻关”的劳动经历,解析如何通过合理分工最大化教师劳动价值;蒋瑛博士也围绕“外语教学中文化传递的劳动美学”,分享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老师们的讲述既有对教育细节的细腻回顾,也有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解读,不少师生在聆听中频频点头,产生强烈共鸣。
此次访谈活动不仅挖掘了教育工作者在成长、教学中的珍贵劳动故事,更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敬业、奉献、创新”的劳动精神与教育劳动的美学价值。
参与学生表示,通过聆听教授们的劳动故事,更深刻理解了“劳动创造价值、劳动孕育美好”的内涵,未来将以师长为榜样,在学习与实践中传承劳动精神,努力成长为有担当、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
据悉,活动现场同步安排专业摄影师录像,后续将整理形成可传播的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大劳动美学与师德师风教育的影响力。

访谈现场
(一审:闭彬彬 二审:王亮 三审:庞一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