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细化落实和推进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调研环节的开展,多视角把握社会发展对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师范生素养要求,5月22日学院开展“教师&妈妈——角色互换下双重教育的成长与反思”沙龙,学院副院长黄小玲、幼儿教师教育教研室和小学教师教育教研室的妈妈教师参与活动。
是教师也是孩子的妈妈,教师教书育人的另一面也是家长。平日在工作岗位上熠熠发光的各位女教师们,回归“母性”本色畅谈亲身体验,参加沙龙的老师围绕“作为妈妈,孩子成长经历了哪些事?希望我的孩子遇到怎样的老师?”主题,从孩子成长的早期教育、入园入学问题及解决方案、孩子心理健康成长、课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方面交流经验、分享心得,交流在幼儿园/小学教师家校沟通遇到的问题。同时,身为培养幼儿教师、小学教师的教师教育类教师,妈妈教师们围绕“作为老师,我们需要如何激发学生从教热情、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主题,以陪伴孩子成长的共性问题为话题和案例,结合各自的课程课堂教学、学习任务设计、课程目标达成情况以及毕业生跟踪情况反馈等进行分析研讨,共同研讨课程体系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度,明确课程目标与学生素养形成的支持。
本次教研活动首次以“沙龙”方式开展教研室对内的调研,是教育类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的创新调研。参加活动的各位老师以“教师+家长”的双重角色,“养”“教”齐驱的同时,增强了家庭与工作的融合体验感,为自身课堂教学的情感投入、情境式教学实施开拓了思路,也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具可视化和执行性建议。

图1:“教师&妈妈”沙龙现场

图2:妈妈老师们分享交流角色互换下的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