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着锤炼学生课堂教学技能,展现小学教育专业风采目的,6月2-3日,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师生代表参加在防城港举行2023年“七星课堂”展示与研讨活动,活动由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防城港市基础教育研究所主办,我院参与协办,《广西教育》和《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个杂志社提供媒体支持。活动主题是让数学文化在民族边境地区乡村小学数学课堂自然流淌,探讨以文“化”人,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学院由田丽萍老师带领2022级专升本彭小桃、韦央宁2名师范生代表做《圆周率的历史》优秀课例展示。活动前,2名师范生多次前往桂林市临桂城区第三小学进行有生磨课,李春莲副校长对两位师范生的磨课进行了耐心地指导。
随后,来自防城区茅岭镇中心小学的温翠银老师展示了《生活中的数学》,恭城瑶族自治县县城一小吴巧艺老师展示了《优化》,桂林希望小学朱星燕老师展示了《掷一掷》优秀课例,一线教师以不同的理解和尝试让数学文化在民族边境地区乡村小学数学课堂自然流淌,探讨以文“化”人,落实“立德树人”。与会专家分别进行了点评,帮助参加活动教师将理论结合实践。
6月3日,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李织兰教授作题为《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致善”精神的培养》的主题讲座,桂林恭城瑶族自治县平安乡中心校陈宗行校长作题为《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讲座。通过聆听讲座,师生感受到数学之美,领悟以文“化”人,实现“立德树人”的真谛。
“七星课堂”立在搭建一个集高校教师、小学一线教师、师范生为一体的小学数学教育研讨平台。教育学院作为2023年“七星课堂”协办单位,也是构建“高校教师+一线教师+师范生”教师教育共同体的有力举措,提高了教育学院的影响力。

图1:“七星课堂”活动现场

图2:师范生彭小桃在防城港展示《圆周率的历史》

图3:桂林学院外聘教师蒋晓云教师对课例进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