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新闻中心 学院新闻 正文

【音教人】“艺术之路,奋发不息” ——音乐与教育系第六期校友寻访活动人物孙广蔚

作者:黄莹时间:2016-03-16点击数:

 时光飞逝,在漓江学院这些年的快速发展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而寻访校友足迹的活动在今年已经迈入第六期了,每一期背后都有着一段段难忘的回忆,一个个激励后辈的奋斗故事。2016年初,第六期“寻找校友足迹,讲述漓院故事,弘扬至善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中,音乐与教育系的“寻访校友”小分队一起采访了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2009级播音与主持艺术学专业学生——孙广蔚。孙广蔚为人大方得体、和善谦逊,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求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大学期间,孙广蔚不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当中,对各种事物都抱有极高热情,乐于投身实践。

孙广蔚从入学前就喜欢上了自己的专业,他说自己在填报志愿时就已经了解了这个专业,志向也是希望做一名电视台主持人,所以,当收到录取通知书时,他感到离梦想又进了一大步。入学后,大一的他就有着非常明确的学习目标,对专业的学习抱有十分的热情。

孙广蔚回忆到以前读书勤学苦练的日子,他说“真是别有一番乐趣!”他每天上课前都要先去小树林里练声,老师们也时常清晨就出现在小树林里监督大家,学习气氛很浓厚。当然,下课后回到宿舍他也不浪费时间,总是在不断地练习着普通话发音和控制语速,甚至在他们宿舍的卫生间内还贴着稿子,正是这种勤学苦练的精神,使他的专业技能相当的扎实。

另一方面,孙广蔚说老师们给了他很多专业理论知识,不同的老师的教学风格也给了他不一样的思考。从大一起,孙广蔚为了更好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经常利用寒暑假去接触专业领域的实践内容,他说大一的时候回到家乡的电视台做实习生,只是帮忙抬抬机器,举一下话筒,但是他对什么都很好奇,就在一旁看着师傅们学习,也在心理默默地记下不懂的内容,回到学校后,又通过老师们的课堂点拨,结合他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能够更好地学习理论。如此,对他来说,理论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能够有针对性的解决实践问题的指南。这样的学习方式使他不会觉得理论知识的学习枯燥无聊,并且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高了。

感悟: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知行合一

孙广蔚一直认为,学习理论是必要的,但不能空泛的学习理论知识,他认为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知识,也就是“知行合一”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孙广蔚从大一开始就争取到了大量的上台实践的机会,他认为这是锻炼胆量和提升自我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在校期间,孙广蔚担任了学院广播站播音组长、学院艺术团主持人队长,他向我们自豪地说,以前读书时学校大大小小的各种晚会上,都能看到他的影子,而各种上台学习和展示朗诵的机会他都不会放过,单单在各级各类的朗诵比赛中就获得了许多优异的成绩。

而寒暑假,孙广蔚不会到处去游玩,或者宅在家里,而是到处寻求电视台实习生的岗位。从大一起,他就开始直接接触电视台的工作,了解记者采访的过程,电视台制作节目的流程……慢慢地,他不仅仅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而是尝试着在实习中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更好地完成电视台的一些工作和任务。正是一次次的实习经历,孙广蔚有了运用理论知识的机会,并帮助他积累了诸多实战经验,充分地锻炼了专业技能,提高了综合素质。这一切的努力也助他在毕业时成功地拿到了进入桂林电视台的敲门砖。

然而即使是工作后,孙广蔚也没有停止学习。他认为最深的体会就是在主持人这个岗位上,不学习是难以进步的。毕业后可不是吃自己的“老本”,他说:“在校时学的知识技能,不加以练习和提升,是难以适应电视台主持人这个岗位的。”所以,他一直坚持着在工作之余不断“充电”。 

建言献策人才培养要加实践环节

在谈到音乐与教育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发展建议时,孙广蔚说最好的学习方式是“知行合一”,所以在人才培养的方案中应加大实践环节的力度,让同学们多多与社会接触,在实践中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这样配合理论学习才能够学以致用,才能够让同学们真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老师们的教学也最好能够结合实践内容,诸如在实际操作中展示如何使用设备,或让同学们在舞台上实际演练,这样能够有效的帮助同学们提高自身专业素质。

采访渐入尾声,孙广蔚给在校的学弟学妹们说到,大学是一个大舞台,给同学们提供了学习和展现自我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要珍惜学习的机会,不断充实自己,展现不一样的自己。同时也要面向社会,多多参与社会实践,寻找适合自己发展规划的路线,并为之不断奋斗努力。

最后,孙广蔚还对母校致以深深的感谢,感谢学院和老师的栽培,也祝愿学院越办越好!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投诉与建议:电话 0773-3696156    邮箱 glxyjyxy@163.com

版权所有:桂林学院 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