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正走进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网络信息正以迅梦的速度与传统农业相结合。加快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搞活农产品流通,繁荣农村市场经济,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为了解农民收入,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我们调查小组对桂林雁山镇的农村网络信息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得出了雁山区农业相对滞后的主要矛盾和原因的成果,以下就四个方面对雁山镇的农业网络信息进行阐述。
【创新之处】本调查研究的创新之处有以下两点:
⑴紧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旋律。体现出当代大学生关注时事热点,对于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⑵我们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利用信息化、网络化科技改变传统农业销售模式和销售方式提升农业网络信息化水平。为当地出谋献策,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一、广西桂林雁山区农业发展情况
(一)桂林雁山区农业整体况
1、雁山区的农业概况
桂林市雁山区位于桂林市南部,桂林市雁山区土地面积288平方公里,全区两镇两乡(雁山镇、拓木镇、大埠乡、草坪回族乡),37个村委会,3个居委会,总人口7.0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96万人,85%的人口为农业人口;耕地面积6.16万亩,其中水田3.88万亩,旱地2.28万亩,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城区。桂林市雁山区位于广西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阳光充足,年平均气温18.8摄氏度,年日照1553.09小时,年平均降雨量为1898.5毫米,全年无霜期309天左右,可谓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合亚热带水果、园林植物、农作物的种植,具有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优越的农产品生产的基地条件。
2、桂林市政府在雁山区的政策
为改变雁山区农业生产局限于传统农业种养的布局,雁山区政府发挥靠近城市的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减粮食种植面积,围绕都市需求发展特色种养。同时,加强示范带动作用,先后在辖区三合村、周家村一带建起了无公害蔬菜、云塘春夏熟水果、玉鑫梅花鹿繁养和东开大果枇杷、大田优质柿等8大生产基地;还在桂林至阳朔公路沿线、大圩至草坪公路沿线和桂林至竹江码头沿线构筑起优质水果,花卉农业,名、特、珍、稀水产养殖等三条经济带。目前,玉鑫梅花鹿繁养基地成为华南地区繁养梅花鹿规模最大的基地。三合村、周家村一带的雁山万亩无公害生产基地,已成为广西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蔬菜不仅热销桂林,还远销北京、香港、加拿大等地。
3、无公害蔬菜率先在雁山镇取得优异成果,使雁山镇成为雁山区以致桂林市的主要蔬菜产地。
雁山镇的三合、云塘、莫家、罗安、竹园等村委建成连片种植10802亩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2002年12月得到了自治区农业厅、自治区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认定,基地的蔬菜主栽品种大白菜2003年8月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基地建成后解决了农村3000——4000个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同时还带动周边地区2000多户农民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主要以农户一家一户自行管理为主,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基地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基地蔬菜品种优质率和生产管理水平难以提高,推广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管理技术难以按规范要求实施;农民千家万户分散经营也不足以成为参与农产品市场竞争的主体。为了将基地建成桂林市最大的、最规范的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目前雁山镇的蔬菜已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支柱产业,农业生产得到长足发展。雁山镇按照国家及自治区制定无公害农产品开发项目的具体要求和准则结合桂林市百里生态小康文明长廊雁山段建设实施方案,投入资金,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力度,引进优良品种,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