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系团总支:
2009-2010年“益暖中华”谷歌杯第三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在全国高校中得到广泛关注,共收到来自1060所高校超过18200个创意提交,其中来自506所高校的1511个创意通过了预赛、进入复赛;数量靠前的100所高校将分享500个名额的谷歌“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创意涉及了教育、贫困、环境、残障、医疗卫生、妇女儿童、文化、社会道德等众多公益方向。在进入决赛的227个项目中,共有28支大学生团队获奖并最终实施,分别获得了谷歌提供的10,000至80,000元项目资金,在 2010年暑期将他们的公益创意方案变成了现实。
为了促进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公益精神的传播,推动学生积极思考、开拓创新的学习新方式,现决定在我院设立“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项目开发小组”。同时,将启动“益暖中华”谷歌杯第四届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漓江学院选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获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募集的参赛团队)
通过大赛的形式,鼓励、推动中国大学生的公益意识,培养社会责任感;通过资助大学生自创的公益项目,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能力、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通过对项目实施的评审,为公益社会挖掘有潜力、值得推广的创“益”项目;通过提倡公益精神,让参与各方及全社会共同收获其积极的社会效益。
二、针对对象
三、组织领导
组 长:戈铁胜(院团委副书记、社团联指导老师)
学生工作组开发部:郝 洲、冯立封、陈 力、王 毅、韦润西、吴雅莉、钱文婷、梁 韬、曾祥麟
学生社团项目组:(至北京时间2010年11月7日11:59PM募集的项目)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摄影协会·“三离影社”
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音乐协会
四、活动流程
(一)宣传辅导、申请与辅导规避阶段(2010年11月5日至11月20日)
2010年11月5日至11月15日,宣传发动。
1.以网络媒体、横幅、广播、海报、宣传单等形式向全院师生广泛宣传第四届“益暖中华”谷歌杯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3.2010年1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公益创意精英募集宣讲会。2010年11月15日至2010年11月20日,为学生工作组开发部辅导规避项目存在问题的阶段。前期项目咨询或材料索取可通过MSN:sucrevie@msn.cn或QQ:858836963。
(二)项目实施与攻关阶段(2010年11月21日至12月1日)
各项目组须结合“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项目开发小组”的辅导,规避项目存在问题,对活动进行部分微调。项目最晚应于北京时间2010年11月26日23:59PM完成对项目的整体定案工作。
五、相关说明
1.项目申报、申请可以个人或团队为单位;面向我院所有在校生,所有申请项目成员均需是中国的公民,在中国居住(居住在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除外),年满十八周岁,身体状况允许其实施所提交的参赛方案。
2.鼓励团队申请,同时欢迎跨专业、跨年级、跨院校学生组成团队;各团队需指定1名同学为主要负责人、联系人,不同项目需有不同负责人;团队可包含1名辅导员或顾问,由漓江学院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如团队是由不同地方的院校的学生组成,该名辅导员或顾问可由任何一名学生就读院校所在地的高校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
3.从可行性出发,大赛优先考虑那些对方案实施地有亲身了解的参赛团队,如团队成员的家乡、曾住地、或学校所在地。
4.申报项目产生经费由“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项目开发小组”进行统筹,在决赛胜出的参赛者(个人或团队)将获得由谷歌(Google)提供的二至八万元人民币的项目资金作为其在决赛胜出的奖金,以及活动相关的其它支持。
六、奖励办法
1.所有通过预赛、进入复赛的团队将获得大赛提供的纪念奖品;
2.所有通过复赛、进入决赛的团队将获得大赛提供的参赛证书及纪念奖品;
3.决赛胜出的30支团队将获得大赛提供的优胜证书,纪念奖品,及20,000-80,000元项目资金用于暑期的项目实施;
4.暑期项目实施执行特别优秀的团队,将有机会获得大赛提供的100,000-250,000元项目推广资金。
5.见:谷歌“校园公益之星”奖学金。
七、评审参考标准
对于符合基本参赛要求的参赛方案,大赛将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衡量标准:
公益性:所有参赛项目必须有明确的公益目标,脱离其他功利得失。
创新性:这里的创新性包括了两个方面:一是针对一些以前没有得到足够关注的公益方向,二是用以前没有被实践过的方式来进行的公益行为,包括对现有公益行为的扩展、演变、和革新。
可行性:项目执行计划需要考虑到在预定的时间(暑假)、人力(学生个人或团队)、资金的范围内,综合当地实际情况,罗列具体的实施方案,设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目标。我们鼓励各参赛团队在可能的情况下,邀请1名辅导员或顾问,由申请团队所在高校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 (如跨院校的学生团队,由任何一名学生就读院校所在地的高校专职教师或注册公益机构代表担任),来指导项目计划的编写以及暑期的实施。
社会效益:对于每个参赛项目,大赛会考虑人力和资金的投入与其产生的可预见的社会价值之间的比例,这个比例越高,说明它的效益越好。每个项目产生的社会价值,包括了它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也就是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和同时起到的宣传、带动作用。这会是前面三条标准的一个综合反映。
可推广性:对于效果好的参赛项目大赛希望能够顺利地在更大范围甚至中国全国进行推广。
八、报名与垂询
(“中国大学生公益创意大赛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项目开发小组”报名与垂询时间自现在截止于2010年11月20日11:59AM)
负责单位:共青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委员会
联系电话:0773-3696069
项目开发小组联系人:郝 洲 13677737475
冯立封 13677736929
QQ:858836963
共青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委员会
二〇一〇年十一月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