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我院学生申报竞标2010年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0-06-1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各系、各部门、各院级学生组织:

为了积极探索漓江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推进校风文化建设,增强校园学术研究氛围,打造校园文化的特色和品牌,带动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学院定于20106月开展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竞标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竞标活动是我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活动。活动紧密结合我院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围绕大学生学习和实践活动,以专业带动和学术引导,通过专项经费资助和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竞标申报,实行滚动式发展的示范和带动作用,着力培育学习、实践学生社团和学习团队,积极拓展大学生学习、实践、创新平台。

二、活动对象

学院全体教职工、各专业各班级学生

三、组织领导

成立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活动指导和评审工作小组和办公室,负责整个活动的方向指导、组织协调和课题评审等工作。

      长:唐  凌(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

    长:马耀林(党委副书记)

            刘林海(副院长)

      员:周  杰、沈  斌、王成名、陆奇岸、周建明、

  敏、韦内灵、何平静、郭玉贤

办公室主  任:陈代杰

办公室副主任:谭  静、戈铁胜、庞  俊、杨攀攀

学生工作小组:卢  文、王清宇、徐  、李鹏飞、柳  衡、

郭芷如、吴  强、齐富康、陈贵琥、冯立封、

  歆、陆秋宇、高  姝、韦  灿、鲍璐璐

各系学生会社团部部长

四、活动流程

(一)宣传辅导、竞标申报阶段(2010611日至627日)

1.2010年6月116月20,宣传发动。

1)以横幅、广播、海报、宣传单等形式向全院师生广泛宣传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竞标活动的内容、目的和意义。

2)通过海报成果展、横幅、广播、学院网站等形式对2009年第一届创新性社团(团队)活动已经取得的成果进行广泛宣传,并对2010年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竞标活动的内容进行宣传。学院师生可登陆漓江学院社团联合会新浪网博客http://blog.sina.com.cn/gxsdljxystlhh查阅第一届创新型团队所取得的成果。

2.2010年6月136月23课题申报

1)参赛团队可登陆学院社团联合会网站下载《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表》,网站地址http://www.gxljcollege.cn/list.aspx?cid=359

2)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负责组织院团委、院学生会、记者团、广播站、艺术团、国旗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公寓生活自律与自主管理协会各院级学生社团等院级学生组织参加申报竞标,各系学生会社团部负责组织所在系师生参加申报竞标,2010623日前将各申报团队填写好的《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表》文字材料文本(一式4份,A4纸打印)统一交到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综合教学楼110)。逾期材料不予参赛。电子版材料可通过ljxystlcxhd@163.comQQ944570324传送。

3.2010年6月266月27审核竞标

1)由学工处、团委、学生社团联组织竞标申报,于624日前完成对各系申报学生团队材料的初步筛选;

2626日召开2010年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竞标大会,由本次活动指导和评审小组组织竞标申报,最终确定学生社团(团队)创新活动课题资助项目。

(二)活动实施阶段(20108月下旬开始)

1.各获选活动项目团队须结合评审工作小组给出的指导意见,对活动方案进行重新整理,重新填报《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表》,并将文字材料文本(一式4份,A4纸打印)交到院大学生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综合教学楼110)。电子版材料可通过ljxystlcxhd@163.comQQ944570324传送。

2.各立项课题完成周期最长为一年。

五、相关说明

1. 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研究专项经费:由学工处、团委设立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活动课题专项资助经费。2010年立项A类课题68项,每项课题资助3500元;立项B类课题812项左右,每项课题资助3000元;立项C类课题1015项左右,每项课题资助1500元。立项D类课题1520项左右,每项课题资助1200元。立项E类课题2030项左右,每项课题资助800元。

2.课题申报:以院团委、院学生会、社团联、记者团、广播站、艺术团、国旗队、青年志愿者协会、学生公寓生活自律与自主管理协会、各院级学生社团等院级学生组织、各系团总支、系学生会所负责组织的学生团队和自发组织申报立项的团队为课题单位,进行课题选择和竞标申报,每个团队人数不少于10人,不多于30人,且必须有不少于1名指导老师负责课题研究的指导工作。

3.选题要求:主要以学生专业能力发展,实践能力提高,校园文化和校风学风建设,促进教育教学,大学生生活与学习,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服务地方社会经济、资源、文化、教育,关注社区发展等为方向,具有创新思路、学术价值、探索性、指导性、带动性和应用性。

4.申报要求:认真填写《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申报表》,内容包括课题名称、选题目的及意义、团队成员的参与性和受众面、课题内容和重点难点、创新之处、课题研究(调查)条件、基本思路和方案、课题预计完成时间、课题预期成果形式等,并签署指导教师推荐意见。

5.课题专项资助程序:采用竞标申报方式组织立项资助。

六、工作要求

1.学院团委对各项活动的开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适时开展阶段性和中期检查指导。

2.学院团委根据各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开展情况做好活动总结,对活动中所发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的滚动性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3.各团队要善于寻找教师的指导和支持,要注重知识、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创新的过程,注重成果呈现方式的多样化。

4. 各团队获得的立项课题经费为专项资助经费,采取一次核定,按课题实施情况分期拨款的办法,由课题负责人管理和统筹支配使用。要求遵循厉行节约,杜绝奢侈浪费,少花钱,多办事,办好事的原则。用于课题项目直接相关的费用支出包括交通费、资料收集、数据采集、复印打印等,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和谋取私利,不能用于劳务、捐款、赞助、住宿、餐饮、娱乐、游玩等方面的支出,否则追究责任,追补损失。院团委要加强经费使用的指导和监督,建立各团队课题经费报账簿,并按学院财务管理规定审核签字,交分管院领导签批后报账。

 

七、 激励措施

为激励我院广大学生积极参加第二届学习实践创新型团队课题活动,决定将该活动课题成果进行评比,获奖成果可参加我院每年一度的“创新杯”竞赛及推荐参加两年一度的自治区“挑战杯”竞赛,并对在这两项竞赛中获奖的团队按下列方法给予科研经费支持及奖励:

1.我院“创新杯”竞赛奖励办法:院一等奖课题给予500元,指导老师给予300元奖励,颁发荣誉证书;院二等奖课题给予300元,指导老师给予200元奖励,颁发荣誉证书;院三等奖课题给予200元,指导老师给予150元奖励,颁发荣誉证书;院鼓励奖颁发荣誉证书。

2.由学院推选参加并获得区“挑战杯”奖项者,学院按自治区颁发的奖金额的1:1给予奖励。

 

                                              漓江学院学生工作处

              共青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委员会

                                              二年六月十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