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语学院(国际教育学院)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根据学校关于学科优化的统一部署,学院历经人文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个阶段,在有序推进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等常规工作的同时实现学院拆分调整的平稳过渡,较好地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项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完成情况

)强化理论学习与阵地建设

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制定年度理论学习计划,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上半年开展中心组集中学习2次、党支部理论学习12次,“广西三月三”活动获桂林广播电视台报道。积极申报高校思想政治精品项目与典型案例,获校级一等奖1项(推报区级)、二等奖1项。同时压实意识形态责任,召开专题研判2次,执行信息发布“三审三校”制度,规范管理网站、公众号等阵地,发布网站新闻193篇、公众号推文79篇,审核讲座20余场、宣传品近百份。

深化党建与业务“一融双高”

推进基层党建“五基三化”巩固年行动,规范“三会一课”、党员发展等工作,上半年发展党员11人、转正8人。完成“两优一先”评选,1人获桂林市优秀共产党员,4人获校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开展“党旗领航 铸魂育人”行动,组建5支教师党员先锋队、8个党员先锋岗。落实党建带团建,指导召开学生代表大会,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做好学院群团工作。扎实开展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教职工作风面貌焕然一新。

(三)扎实推进学生学风建设

以建立长效机制、培养良好学习习惯为重点,落实《桂林学院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实施方案》,荣获“桂林学院2024年学风建设优良学风学院”。全年开展讲座、比赛等学风建设活动100余项,覆盖校内外、国内外,多渠道提升参与度。同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落实相关通知精神,精心组织202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

(四)扎实推进本科教学评估评建

全面启动评建工作,通过周例会落实任务,对照“三张清单”规范教学大纲、毕业论文等基础材料。制定磨课方案,开展教案设计、说课展示等系列教研活动,邀请首席专家团队对36门课程“一课一策”指导,构建“教师反思-团队改进-专家诊脉”质量保障体系,课堂教学获专家组肯定并作全校典型发言。

(五)多维度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坚持培训与实践结合,组织教师参与人工智能教学应用等工作坊200余人次,选派教师赴教育局、中学等挂职。加大科研指导力度,2025年上半年获全国商科教育科研课题10项、推荐国家社科基金1项,校级教学成果奖获一等奖1项(推荐区级)、二等奖1项。

(六)以内涵发展推动专业建设

依托自治区虚拟教研室,通过通选课、多语种课程等促进专业融合。赴10个实习基地及合作单位调研,邀请企业入校研讨人才培养。开展“名师进讲堂”4场、“企业家进校园”8人,指导完成6项企业项目。商务英语课程申报区级一流本科课程,在“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等赛事中获广西赛区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等多项奖励。

(七)推进智慧语言实训室建设

申报购置ITEST智能测评云平台等优质软件,规划建设多功能智慧语言实训室等,项目预算650余万元。

二、上半年主要工作亮点和特色

就业质量高位运行

2025届毕业生平均落实率75.19%,越南语专业达100%、泰语超95%,访企拓岗19家,就业服务精准到位。

辅导员队伍能力凸显

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在第十四届辅导员论坛比赛中,闭彬彬获一等奖、王亮获优秀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王亮获学校“2024年度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

信息化领航课改育人

学院以磨课活动为契机,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依托超星平台建设课程资源,推行混合式教学。打造30门示范课程,越南语专业精品慕课《走进东盟》上线“学银在线”。引进蓝鸽AI教学云平台,推进英语四级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