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人文学院师生深入阳朔福利镇,共绘“三下乡”非遗传承新篇章

7月6日,盛夏的阳光热情如织,人文学院师生一行踏上了前往广西阳朔县福利镇的路途,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中华文化传承实践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对乡村传统文化的深情回望,更是一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践行,旨在唤醒乡村记忆,传承非遗瑰宝,培育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与历史担当。

福利镇,一个古朴而充满魅力的地方,以其独特的制扇技艺闻名遐迩。师生们抵达后,首站便走进了莫氏扇艺坊,拜访了阳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福利画扇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莫云忠先生。在莫老的引领下,大家近距离观赏了传统制扇的精湛工艺,从选材、雕刻到组装,每一步都蕴含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莫老不仅分享了家族几代人的制扇故事,还深刻阐述了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价值与精神内涵,让师生们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温度与力量。

活动期间,师生们还深入乡村,走访了多个非遗项目点,通过参与手工艺制作、体验地方文化习俗,以及聆听非遗传承人的生动讲述,全面而深入地了解了乡村的文化生态与记忆传承。他们用笔触记录下了这些珍贵的瞬间,用镜头捕捉了乡村的变迁与坚守,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青年学子的责任与担当。

此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文化的探索之旅,更是一场心灵的洗礼。师生们在实践中深刻领会到“两个结合”的重大意义,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不仅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发展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代青年提供了宝贵的精神滋养。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更加坚定文化自信,积极投身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中去,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人文学院“三下乡”非遗传承合影

莫云忠先生在展示讲解(一)

莫云忠先生在展示讲解(二)

莫云忠先生在制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