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与文学相伴--记陆巧玲教授的文学专题讲座

是什么让青春不再一纸苍白,是什么让青春的梦不再遗失在喧嚣的繁华之际? 是梦想,是文学。当青春有梦想作伴,当青春与文学相遇,卑微的生活变得高尚,迷失的灵魂找到方向。 --题记

10月24日晚上7:00-9:30,一场由外语系语言文化教研室推出的题为《让青春与文学作伴》的讲座在我校1307教室火爆举行,该讲座是外语系外语文化节的一个子项目。来自广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的陆巧玲教授别开生面、热情洋溢地引领外语系师生们探讨了青春和梦想,领略文学和语言的隽美。

讲座吸引了来自外语系的诸多老师以及两百余名来自各年级的同学前来聆听。现场座无虚席,过道里都坐满了听众,还有很多同学站在教室后面或在讲台旁边席地而坐,全程两个半小时,没有人中途离开。

讲座伊始,陆巧玲教授以两个关于青春的追问和北岛的诗歌《波兰来客》拉开了讲座的序幕,牢牢吸引住了听众们的兴趣。继而,陆教授详细剖析了“文明”、“文化”和“文学”的内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鼓励同学们要做一个懂得欣赏文学的有文化的文明人。随之,陆教授从“提高欣赏语言之美的能力”、“理解文字传递的信息”和“提升审美品位”三方面阐述了文学作品的重要性。然后陆教授条分缕析地讲解了文学的基本形式、主题和技巧。期间,她巧妙地引用了裴多菲的一首小诗“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来概括了文学的基本主题:生老病死、爱恨情仇、自由和梦想、奉献和牺牲,让听众过目难忘,印象深刻。

讲座过程中,陆巧玲教授频频走入学生之中与学生热情互动、亲切和蔼;她语言风趣幽默,时不时激起学生阵阵欢乐的笑声和掌声。陆教授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地将文学的基本常识和文学作品蕴含的深意娓娓道来,让听众叹慕。培根的《论读书》、简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狄更斯的《双城记》、艾米丽狄金森的《因为我不能停下来等待死亡》、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冰与火》、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浩瀚的文学作品里,陆巧玲教授如数家珍。

陆巧玲教授引用袁枚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来鼓励同学们的信念:无论如何不要放弃心中的梦想,只要不懈努力,再普通卑微的生命也能绽放出自己最美的光彩!通过带领同学们欣赏舒婷的《致橡树》,陆老师总结到“美好的事物都是相互成全的”,真诚与善良应该是青春的底色……

走得最急的总是最美的时光。两个小时的讲座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很多同学意犹未尽,纷纷围着陆教授请教文学阅读的方法、提高文学修养的途径以及自己在习读文学作品时遇到的困惑。陆教授丝毫不顾讲课的疲劳,耐心细致地解答同学们的疑问,分享自己的业余阅读资源和心得,直到九点半才离开……

塞涅卡曾说过,“人的一生,能引导他人、帮助他人走向智慧之地是幸福的;有这样的引导者的人也是幸福的,因为他指引你走向灵魂的圣地。”

感谢陆巧玲教授,让我们齐聚一堂,领略文学的魅力,感悟青春、梦想,还有——幸福!

(讲座后陆教授解答学生提问)

(讲座后师生合影)

(讲座后,朋友圈里纷纷晒出的观后感部分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