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riage Across Nations--- A Demonstration Course 跨国婚姻:记外语系大外第一教研室20116-2017第二学期公开课

     2017418周二上午,外语系大外第一教研室在1305教室开展公开课教研活动,并于19日在外语系档案室进行公开课教学研讨。主讲教师为黄文敏老师,教学对象为2016级汉语言专业学生,教学内容为《大学英语II读写》第二单元《跨国婚姻》,教学时间为80分钟。此次公开课教研室活动由课前研讨、课堂实例、课后评课等环节组成,为外语教师提供了有设计、有理念的教学研讨平台。
本次公开课通过教学实例,旨在展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的实际应用。在导入环节,教师通过简洁的动态图引导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其目的在于集团队力量,扩展思路,并激活相关词汇。在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主旨之后,各小组带着教师分配的任务进行学习,然后带着小组学习成果到其它各小组进行宣讲。在此学习环节,教师监控各小组学习进度,并给予必要与及时的帮助。在文本分析环节,教师通过各小组的反馈以及教学观察,进行总结与全班答疑。在最后的批判性思维环节,教师给予三项开放性问题,由各小组自由选择探讨。课后,学生将进行教学内容的巩固,主要是朗读、课后练习等,由教学检查科代表,科代表检查各小组组长,小组长负责组员的自主学习进度。
在研讨环节,听课教师们反馈不一。首先,大家肯定教学氛围很好,3/4的时间是学生在进行积极的思考与学习,很好地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教学过程张弛有度,很好地达到了文章结构分析、文本理解、批判性思维等教学目标。其次,教师的角色定位清晰,教学理念明确,语言清晰,指令明确,表情丰富,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组织有序,教学团队课前进行充分的探讨与准备。但是,也有教师提出某些基础薄弱的大一班级,进行这样的操作,是否合宜?部分学生如果无法融入小组,未能积极加入小组学习与讨论环节,是否会出现影响其他组员的现象?有教师提到,语言的学习,应该到什么程度才算是完全到位?课后练习部分,是否也可以如此操作?等等。各种教学实际问题在研讨中纷纷冒出,新老师有所收获,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有所反思。
学生表示黄老师授课,课堂训练目的明确,语言清晰,语速合适,有亲和力,关注个体学生的表现,注意课堂互动;也提到同学们明白并接受老师如此组织课堂的出发点是因为“学习是自己的,老师是引导者”。


授课老师进行教学导入环节



授课教师进行小组辅导


外语系教师进行教学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