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如何保障个人信息安全(二)

3、期待《网络安全法》在个人信息安全领域的配套法规不断完善,形成一个平衡个人、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利益的法律框架

  面对日益严重的个人信息泄露和安全威胁,加强相关法治建设至关重要。“在数据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相关法律还较为脆弱,在保护公民个人信息方面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对个人信息采集使用管理方面缺乏明确和可操作标准,导致民事责任的区分不够,长期以来多以追究刑事责任为主。”在2017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数据开放与隐私保护”主题论坛上,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建平这样说。

  今年61日起正式实施的《网络安全法》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意义重大。这部法律除总则、附则外,直接涉及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的条款有10余处,对严防个人信息泄露、滥用以及层出不穷的新型网络诈骗犯罪作出规定。

  “《网络安全法》的实施对网络运营提高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提出了新的要求,但这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还应该有很多的配套制度和法规去完善它、充实它。”倪光南说。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络安全协调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有关部门正在按照法律要求抓紧研究起草相关制度文件,包括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办法、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办法等。其中,《网络产品和服务安全审查办法(试行)》等配套制度文件已经公开发布,国家标准化部门正抓紧组织制定《个人信息安全规范》等标准。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高富平建议,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的最佳出路在于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可以对个人信息属性和保护模式给予重新定位,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不仅是为个人设定的一项权利,更是旨在构建一个平衡个人、信息使用者和社会利益的法律框架。

  “不管是进行配套立法还是制定相应的标准,我们始终要考虑天平向哪方面倾斜的问题。”中国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长左晓栋认为,在个人信息保护上,天平应该向公民个人倾斜。

4、保证用户信息安全是对互联网企业的核心要求,企业不论规模大小,只要收集用户信息就要承担起保护的责任

  “更新上线的隐私条款文本表述更加精简”“重要条款特别标注,更加便于阅读”“用户的控制权、知情权明显增强,还提供了注销账号功能”……近日,不少用户发现,手机里一批常用App的隐私条款正在陆续发生调整。

  今年7月以来,中央网信办等四部门组织评审京东商城、航旅纵横、滴滴出行、携程网、淘宝网、高德地图、新浪微博、支付宝、腾讯微信、百度地图等十款常用的网络产品隐私条款。伴随评审结果的“出炉”,上述企业还联合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倡议书》,对保护用户个人信息、保障用户合法权益做出承诺,包括尊重用户的知情权、控制权,遵守用户授权,保障用户的信息安全等内容,提出联合抵制黑色产业链,倡导行业自律。

  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俞思瑛介绍,他们正以淘宝网为试点,对隐私条款和设计进行全面梳理改进,重点审视企业收集、保存、使用、共享、转让等个人信息处理行为的承诺与实践,确保升级后的隐私条款既符合法律要求,在内容、形式上也兼具创新性和用户友好性。比如,隐私条款使用“弹窗告知”,敏感信息采集增加“即时提示”,上线个人信息泄露在线举报模块。

  “数据安全和用户信息保护是对互联网企业的核心基本要求,特别是支付宝这类涉及用户资金的应用,隐私政策的完善和提升不仅要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规定,更是维护市场信心和获得用户信任的基石。”蚂蚁金服首席法务官陈磊明透露,蚂蚁金服已在业内率先任命了“集团首席隐私保护官”,组建“集团隐私保护办公室”,负责建立企业隐私保护管理体系。

  微信近日也做了新的尝试。其最新版本通过《微信隐私保护指引》,可以全面展示微信保护用户隐私的宗旨、原则和路径;微信的隐私设计在具体功能中也有明显体现,比如,添加微信的方式、允许查看朋友圈范围等。

  “无论企业规模大小,只要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就要承担起保护的责任。”在2017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新闻发布会上,中央网信办网络安全协调局局长赵泽良说。针对互联网企业的一系列改进做法,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认为,提升用户在平台个人信息收集方面的知情权,对于落实法律要求,引导各平台建立更加安全、高效的用户信息保护机制意义重大。

5
、网络安全产业将迎来新一轮变革,大数据时代处理好个人信息保护与技术发展的关系至关重要

  “不能因为担心安全威胁,就把数据封闭起来。”在王建平看来,个人数据只有充分流动、共享和交换才能实现价值。因此,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大数据发展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只有最大限度地保障数据安全、减少隐私泄露,才能积极享受大数据时代的成果。

  赵波则建议,要处理好个人信息保护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关系,就要在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比如,区分哪些是公共数据、哪些是个人隐私,鼓励使用一些脱敏数据进行商业分析,否则互联网的作用就发挥不出来”。

  可喜的是,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态势感知、物联网安全、高级威胁调查取证等新兴技术发展,网络安全产业迎来了新一轮变革。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除了完善立法、加强企业管理等措施之外,一些新的科技手段也正在介入。

  比如,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推出的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系统eID引起业界关注。这种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的网络身份标识,可以在不泄露用户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降低了用户信息被盗用的风险。“现在常用的证件最后对应的多是个人唯一的法定身份,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就能匹配到具体个人。因此,保护个人信息首先要对数据‘去标识化’,使其无法识别出个人信息。”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副主任胡永涛说。

  “数据传播过程中应注重做好安全保护。从图像、语音、文本等方面看,数据每个点的扩散、传播以及安全保护,在技术层面都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高升举例,若在早期对图像使用数字水印,可以保证图像在传播过程中不被人修改、隐藏信息后不被窃取。

大数据时代,风险与挑战并存。对此,倪光南院士持乐观态度,“未来,个人信息保护情况一定会比现在好”。他认为,虽然各类风险日益加剧,但用户安全意识总体在提升,法律法规在不断完善,企业也在不断进步,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一定能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得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