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高校信息化建设“走弯路”现象分析与对策
一、高校信息化现状及不足
国内高校信息化建设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早期的孤立的业务系统建设到系统集成化、数据共享化、业务整合化等长足进步。目前不少高校已建成了较为完备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但伴随着大量信息化建设,也出现了各种走弯路现象,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深入关注。
(1)部分信息化项目定位不准,实用性差。没有充分调研用户需求、使用习惯,或者没有根据学校的信息化环境,未经科学论证就开启建设项目。导致相关系统使用率不高,加上后续升级与更新问题不到位,最后只能废弃或推倒重建。
(2)规划和服务设计不深入,系统更新频繁。由于业务系统顶层设计粗糙,项目的功能设计主要着眼于解决当下的问题,随着高校业务的发展,需要不断进行系统更新和升级。每次升级和更新过程都需要付出较多的时间和经费成本。信息化实施部门没有密切关注各个业务部门的实际需要,没有站在全校的高度统筹考虑项目建设,信息化建设处于某种无序状态中。
(3)管理理念与服务理念与师生的期望有较大差距。信息化作为有力的工具,是对传统的高校管理和服务理念的革命,但是传统管理体系和条块化管理服务模式,阻碍着信息化服务的进一步发展,信息化实施部门只能做有限的规划和顶层设计来迎合学校信息化需求。
信息化“走弯路”现象是信息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解决“走弯路”现象又面临着一系列的实际的工作困难。
(1)协调困难。体量庞大的业务系统使信息化改造、提升较为困难,需要协调校内不同业务部门及相关厂家;学校业务的不断发展,对业务系统的内在整合提出更高要求,常常流程改动涉及多个业务系统,需要协调相关的业务部门及厂家,但由于项目早已完结,配合意愿和支持力度有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2)技术困境。由于核心技术受制于厂家,学校在业务改造方面,技术方案首先需要各厂家达成一致意见,难以落实高校多样化的信息化需求,也难以在技术上得到较好的支撑。
(3)需要付出更多的建设经费和时间成本。信息化建设同样存在“边际成本”增加而效用递减的规律,信息化提升与改造需要兼顾现状态,信息化需要更多技术人员投入,沟通厂家和学校各业务部门,同时对项目管理能力提出了考验。
信息化“走弯路”也导致了不能及时满足师生的信息化需求;信息化升级改造费用相对较高,学校议价能力相对较弱,造成较大的费用开支。
当前部分高校面对“弯路”现象,往往会陷入两难的困境:是加大投入扩建还是继续观望。继续投资往往使信息化越来越被动,协调压力、时间压力较大,效果也不一定理想,更难以推动高校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而继续观望则又会错过信息化的最佳时机。
二、信息化建设常见的“走弯路”现象原因分析
高校信息化的“走弯路”现象与信息化特质密切相关。特质一:信息化专业性较强,具有较高的专业门槛,信息化实施过程中需要对IT技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能充分利用好IT技术性能,才能在项目管理中科学地规划和实施。特质二:信息化内容繁多,涉及人事、财务、学工、教务、科研等方面,包含硬件支撑平台、网络平台、信息化服务平台,业务相对复杂。特质三:承建厂商较多,如何有效管理厂商成为一个难题。由于业务改造往往在原有的系统上进行,依赖于原有建设者,削弱了学校的话语权,除了需要较多费用之外,对于技术层面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案确定,各个厂家之间的协调都存在周期较长问题。特质四:与高校业务管理密切相关。信息化必然涉及对现有的高校组织架构、管理职能、服务模式、管理体制的解构与重组,影响到部分部门的利益。这些因素注定使高校信息化之路不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