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院首页  学院概况  师资队伍  新闻动态  教研动态  青年习研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研究室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会
2023-06-21 16:08 刘莹  审核人:

    5月29日上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研究室在学院会议室开展了本学期第五次集体备课会,主要是围绕课程第九讲、第十讲、第十一讲进行教学设计的分享。本次会议由研究室负责人刘莹主持,研究室全体教师参加会议。

第九讲“全面依法治国”由李会平老师领学。李老师认为,课堂上应向学生介绍本专题的逻辑框架,使学生树立系统思维,再进行新课的讲解;他认为本专题的重点是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及坚持的基本原则、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在新课讲解中,李老师认为可以通过法治与人治、法制与法治的对比,使学生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包含的十一个方面核心要义;可以通过“执法护佑长江”等案例讨论,使学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基本框架,认识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第十讲“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由张常永老师领学。张常永老师首先介绍了本专题的框架为“三个为什么、一个如何”,即为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什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为什么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如何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接着,张老师对主题每一部分的内容进行了详细讲解,他认为可以结合《思想道德与法治》的内容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什么,可以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可以用倒叙的教学方法进行第二部分的内容讲授,要引导学生警惕对待传统文化的错误倾向,要教育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培根铸魂。

第十一讲“加强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由刘莹老师领学。刘莹老师认为本专题的重点是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两部分的内容可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来进行讲解;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理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性、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握如何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在讲解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原则时,可以借鉴厉以宁教授等专家的分析强调避免“中等收入陷阱”、警惕“福利国家陷阱”、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随后,教研室教师对备课专题及教学过程中的困难进行了探讨与交流。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有助于提高教师们的教学实效性。

IMG_2283

                                                    会议现场

 

 

 

关闭窗口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投诉邮箱:ljxymks@sina.com  版权所有:桂林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