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教研室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不断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4月13日星期四下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在至善楼1410教室开展2023年春季学期第三次教学公开课活动。本次公开课由包博雅老师主讲,以“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为专题。教研室教师到现场听课并进行评课。
在公开课上,包老师以问题的形式导入新课,以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历史的必然、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及其奋斗深刻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等三个问题进行讲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并对“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有了深刻的理解。包老师以问题为导向讲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近现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人民在救亡图存斗争中顽强求索的必然产物,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产物。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得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包老师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管理课堂、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利用手机更加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分享学生个人观点等,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良好。
公开课结束后,教研室组织听课教师在1219会议室对本次公开课进行评课活动。“纲要”教研室主任潘济华老师认为,包老师的课理论性强,思路清晰,很好地实现从教材体系到教学体系,关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掌握程度,注重师生互动,课堂氛围活跃,教学效果好。白爱萍老师认为,包老师授课语言清晰,教态自然,讲课认真投入,注意和学生互动,能使学生跟着老师的思路学习,挖掘教材文本到位,对教学内容分析处理恰当,实现了教学目标。大家一致认为包老师的课做到了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进课堂、进头脑,教学设计完整、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方法新颖,师生互动高效,师生教学效果明显,是一堂准备充分、精心教学、效果良好的公开课。

图一:包老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主题讨论

图二:包老师使用“摇一摇”进行师生互动

图三:公开课活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