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让各授课教师能更全面地把握教学的重难点,《纲要》课教研室于2021年3月18日晚,开展2021春季学期第二次网络集体备课。本次网络集体备课会由教研室主任张翠方老师主持,全体教研室教师集体参会。
集体备课会上,教研室的老师们踊跃发言,都阐述了自己对《纲要》课第一章教学内容的见解和观点。张翠方老师首先分享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的教学设计。关于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张老师着重阐述了“文化渗透”这一方面的教学设计,强调文化渗透对当时中国的影响不亚于军事侵略和政治控制,并列举一些外国传教士来华的案例,指出他们打着传教的旗帜,目的却是宣传殖民奴化思想,摧毁中国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在教学活动中,张老师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运用案例教学和情景体现,结合当下电视电影实例,分析文化侵略和文化交流的区别,让学生能更深刻地理解文化渗透对当时中国造成的影响。巫春红老师则抛出如何看待帝国主义侵略的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找答案,并和学生一起探讨了“侵略有功论”的错误根源。潘济华老师分享了第一章第三节“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的教学思路,在分析失败原因时融入了桂林地方史,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学生更全面了解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亓爱艳则是运用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分析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原因时,着重归纳了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教训,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知识点。
通过此次集体备课会,大家开诚布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对《纲要》课第一章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必将有效提高教师们的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