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下午,桂林学院—广西师范大学桂学研究院协作座谈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桂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胡大雷教授,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教授,桂学研究院副院长梁潮、刘铁群、唐迎欣及桂学研究院副秘书长龙晓添、蓝善康,学校各文科类二级学院院长、漓江文化研究院协同团队负责人出席会议。座谈会由桂林学院校长杨树喆教授主持。
座谈会上,桂林学院校长杨树喆教授介绍了桂林学院转设以来的发展情况和远景规划,并对本年度我校联合桂学研究院开展的“桂学研究”系列专题讲座,共建特色文化课程进行了简要说明。他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力量,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内容,“桂学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挖掘桂学文化,对增强我校师生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我校校园文化品牌,开设特色文化课程具有重要作用。
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教授分别从获得奖项、立项课题、发表论文、出版著作、主编期刊、建设团队、支撑教学、指导学生、传承文化、服务地方等方面介绍了桂学研究院近两年的主要工作。
我校教学科研处处长杨杰夫教授从讲座档次高、格局高、水平高、效果好、反响好五个方面总结了本年度我校与桂学研究院合作开展“桂学研究”系列讲座情况。“桂学研究”系列讲座既是一堂堂让广大师生深入了解壮美广西的美育课,也是一堂堂生动形象的思政课。同时,图文并茂,声、像、舞俱全,既展示了广西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又展示了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文化的磅礴和沧桑。
随后,与会人员围绕双方合作编辑出版《桂学研究》第九、十辑的辑刊,合作开展刘三姐专题系列讲座、《桂学研究》辑刊征稿规范要求及面向桂林学院教师组稿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讨论,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各二级学院提出希望学校、桂学研究院在教学科研、课题申报、出版著作、指导学生、传承文化等方面给予支持。与会人员还围绕桂林学院如何作为城市大学丰富“两型”(教学型、应用型)、“两性”(地方性、多科性)和“一化”(国际化)发展定位进行了充分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并一致表示,创建和发展以漓江文化研究院为基础的课程体系是一条有效路径,有利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基础扎实、知识宽厚、具有“至善”品格的高素质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有利于实现“规范高效、特色鲜明、质量与就业双向的城市型综合大学”发展目标。
桂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席胡大雷教授在总结时表示,桂林有两张名片,一张名片是“山水名城”,另一张名片是“文化名城”。桂林不仅有丽甲天下的山水风光,还有积淀深厚的人文历史。桂学文化是富有地域特色的广西学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广西贡献,桂林学院是一所致力与桂林双向赋能的城市大学,鼓励我校教师增强文化自信、强化责任担当,加强桂学文化研究,为加快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贡献文化力量。
此次座谈会的召开,不仅促进了我校校园文化品牌建设,打造桂学特色文化课程,还带动了师生融入地域文化教学科研中,形成教学科研相长,课内课外互融的育人格局,助力推动了桂林学院特色发展。
杨树喆校长与桂学研究院院长黄伟林教授共同签署合作协议
座谈会现场
活动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