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机构设置  信息公告  工作动态  党建工作  规章制度  下载专区 
站内搜索: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桂学研究】“桂学研究”系列讲座第七讲:广西方言和文化
2021年05月25日 15:26    钟宜君  浏览: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致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当代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民族文化自信。5月24日下午,由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学科研处和广西高校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桂学研究院共同举办的“桂学研究”系列专题讲座迎来了第七讲。本场讲座的主题是广西方言和文化,主讲嘉宾为桂林旅游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的陈小燕教授,全校各专业师生代表200余人到场聆听讲座,讲座同时通过网络视频方式向社会各界进行同步直播。

讲座中,陈教授首先围绕“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切入主题,强调了词汇是语言文化的核心载体,提出了任何语言都只有特点而没有缺点的语言观。同时介绍了广西语言分布概况,带领同学们领略了广西的十二种少数民族语言和广西的六种主要汉语方言,详细阐述了汉语词汇的演变及文化内涵,并列举了不同时代的网络热词和现代西洋借词的运用与文化内涵。在介绍广西古音古语时,陈教授分别用土白话和客家话诵读并解读了李白的《送友人》和杜牧的《山行》,还详细解释了“称父为兄”、“称母为姐”、“热头落岭”、“热头落水”等广西地方方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让我校师生深刻感受到了语言及其方言中极为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底蕴。

此次讲座内容丰富多彩,通俗易懂且富含韵味,我校师生均感到受益匪浅。讲座最后,陈教授强调,广西语言博大精深,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现,是民族心灵的窗口,希望同学们热爱、保护、传承我们的语言,领悟语言的汉语精神,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广西文化繁荣大发展,提高民族文化自信。

  【主讲人简介】陈小燕,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广西语言学会副会长。现为桂林旅游学院文传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近年来出版专著、合著3部,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2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共有5项科研成果获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2020年获评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奖”先进个人。曾担任广西电视台“广西历史文化大讲堂”主讲嘉宾,主讲广西语言与文化专题电视讲座;作为主讲教师参与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女大学生素养”录制;作为骨干成员参与的教改项目成果“构建‘四位一体’培养模式,提升女大学生综合素质”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陈小燕教授作专题讲座

讲座现场

现场观众

 

网站声明:转载或引用本文,须注明本文出处,违者必究

 

地址:中国广西桂林市雁山区雁中路3号 邮编:541006
联系方式:行政办公室:0773-3696101  实践办:0773-2537107  科研教改办:0773-2536791
教务考务办:0773-2673512  学籍办:0773-3698066  教学评估办:0773-2537107 

   文印室:0773-2537592    教学工作意见反馈 邮箱:ljxyjwc@sina.com
版权所有:桂林学院 教务与产教融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