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漓江学院第一届“创新青年”获得者之五--------谭静

         谭静,教务处副处长。

 从20057月进入漓江学院教务处高教研究室工作,20081月开始担任教务处副处长,负责高教研究、实习实践工作,范围涉及学科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实践、科研管理、教学质量监控、教师培养等系列教改教研与教学管理工作,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本着谦虚求实、认真负责、团结协作、不断创新的态度,谭静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各项工作中,于20091月被学院推荐参加广西高等学校教学改革与管理先进个人的评选。
2007年参与学院办学定位及“‘十一五’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并执笔“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实施纲要”,以上纲领性文件作为学院总体建设规划领导全院的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负责组织2007级~2009级全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与改革工作,并执笔《关于制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07年讨论版)的指导性意见》,正式推动学院“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建构进程。

在参加2005级、2006级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谭静老师于2007年大胆提出建构“平台+模块”课程体系的思想,经学院和专家论证通过后付诸实施。至此,2007级、20082009级学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均按“平台+模块”的要求进行了大力的改革与创新,其课程体系更符合独立学院的培养要求。

重视以目标引领行动。在前期教改基础上,于2008年提出了围绕“一条纵线”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改革思路,使学院整体教学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教学均能围绕目标有序开展,把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改革推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所谓的“一条纵线”是指,围绕宏观目标(学院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中观目标(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微观目标(课程教学目标)这一条纵线,各专业在学院人才目标的总体要求下,细化本专业的特色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进而明确本专业每一门课程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使各项教改活动都有目标可循。

她还积极探索实践性教学的开展,探索建构学院“课程实践——学期见习——毕业综合实习”三个环节相互辅助的实践教学体系。三位一体实践性教学体系是指将“课程实践——学期见习——毕业综合实习”三个不同教学阶段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实践性教学四年不间断,强化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的提高。该体系在2007级和2008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已有明确要求和设置。目前,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旅游管理、艺术设计、音乐学等多个专业的课程实践、学期见习相继开展,05级学生的毕业实习质量亦好于04级。

为了更优地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院从2006年开始提出研究符合自身特色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谭静老师从2006年开始,通过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全面铺开的方式,组织和推进了全院各专业教学大纲的制(修)订工作。至20081231日,全院已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370余门,已有148门教学大纲通过了专家审核。

主持学院15门通识教育选修课的改革工作并初见成效。基于传统的通识教育选修课过于讲究按知识体系上课,存在教学耗时过大、教学方法和上课形式不灵活、学生不感兴趣等弊端,她提出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革传统的排课形式等三方面措施,改革通识教育选修课。第一批15门通识教育选修课改革从20084月开始改革,并于200811月进入课堂教学,目前收效良好。这批课程的改革已开始带动越来越多的通识教育课程以创新的方式开展教学。

 加强教学管理及研究,从2006年开始,用两年多的时间,谭静研究和制订了“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听课制度”、“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双师型教师培养办法”、“实习基地管理办法”等包括教学质量监控、科研管理、教师培养、实习实践、教材建设等五个方面的11个教学管理制度,这11个制度从20083月下发以来,有力地推动了教学管理的规范性。

在策划和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管理干部成长系列培训活动中,她努力突破学院“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难点并初见成效。2006年开始持续开展青年教师的成长活动,如2006年的优秀教案评比、2007年的教学论文评比、2008上半年的教学竞赛,到2008年下半年和2009年青年教师培训活动开始形成系列,对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重视教学管理干部、辅导员的培训,20072009年已陆续组织开展教学管理干部、辅导员的培训各2次。
    针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难点,谭静通过制订《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双师型”教师培养暂行办法》争取学院自有教师培养的支持政策;通过申报《广西“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该项被立项为自治区第二批教改工程一般资助项目【桂教高教[2006]194号】)开展系统研究;通过积极联络院外行业专家、鼓励各专业引进院外行业专家到学院讲学、授课等方式,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稳步开展。目前学院加上外聘教师已有近40名双师型教师,占全部任课教师总数的13%

全面负责和组织全院教改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使学院一大批教师通过开展教改、科研项目受益。2005年至2009年,她坚持组织自治区教育厅高教处的五批教改项目申报工作,目前,全院共有区级项目6个(其中资助项目3个),院级项目40个,全院参加到教改项目中的教师已达100多人。谭静老师不仅承担了一项区级资助项目《广西“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已被立项为自治区第二批教改工程一般资助项目【桂教高教[2006]194号】),并作为主要参加人参与另一项区级第一批资助项目《独立学院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该项目已结题,其成果已获推荐参加自治区教育成果一等奖的评选),为学院的主体教改工程提供研究资源。2009年还组织了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的申报,学院共有17个项目立项。